二九九 风雨欲来_刑侦大明
笔趣阁 > 刑侦大明 > 二九九 风雨欲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二九九 风雨欲来

  \t\t从黎澄那里回来之后,闻安臣便是开始接手那些状告耿义的案子。

  他处理起这些事情来得心应手,经验丰富,而且正好管着快班和刑房等,做起事来也容易的很。每接一个案子,便先让刑房查卷宗,同时让快班去查访,去请证人过州衙来问询,用不了多长时间,就能把事情给理得清楚。

  如此两三日间,就已经把所有案子给弄明白了。

  而此时,耿义的身上已经背了十几个罪名,若是说之前的强X罪只能让他被处以绞刑的话,现下这些罪名堆起来,足够让他被斩首的了。

  而且有这些罪名在,谁想给他求情,可得掂量掂量。

  用恶贯满盈四个字来形容耿义,大致不差。

  闻安臣报告了黎澄,黎澄已经准备上奏,请斩耿义。

  巡检司巡检耿义被下了大狱的事情,在秦州传得沸沸扬扬,不知道的还真是不多。而且坊间疯传,他之所以下狱,乃是因为得罪了新任典史闻大人。这耿义也真是个不识相的,屡屡和闻大人作对。这不,挨收拾了吧!

  这个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,由不得别人不信,闻安臣这个新上任不久的典史,已经是被许多人忌惮畏惧。

  闻安臣听了,也只是洒然一笑而已。

  耿义被下狱,这在秦州是一件大事。

  而也是在此时,在距离秦州千里之外的,遥远的湖广布政使司江陵,也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
  一件足以影响朝廷政局,足以影响整个大明朝的大事!

  当朝首辅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,于万历五年十月病逝!

  一时之间,朝野内外,风云诡谲,暗潮汹涌!

  张居正的父亲既然病逝,那么哪怕张居正是当朝首辅,按照惯例礼法,也应带回乡丁忧,守孝三年。

  而若是他回老家守孝去了,那么自然,就不能再担当首辅了。

  张居正当然不愿意。

  一来,他确实是极为贪恋权柄的一个人,是不会放弃现下手中的权力的。一旦回乡丁忧,则身上再无官职,手上掌握的权力也会随之烟消云散,至于丁忧完毕,三年之后……三年之后,朝野之中只怕没几个人记得他张居正是谁了。

  二来,则是此时,改革已经开始,而张居正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环,也是预想中难度最大的一环——清丈天下田亩——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得相当充分,就待宣布开始了,在这么关键的时刻,张居正怎么能离开大明帝都这个权力中枢?

  若是没有他的推动,改革别说是顺利进行乃至成功了,只怕他前脚刚走,后脚他推动的这改革就要无疾而终。至于清丈天下田亩这件事,只怕还没开始就会胎死腹中。

  张居正这些年来,打压反对改革的那些派系,有他在中枢坐镇,那些人自然是偃旗息鼓,老老实实的,不敢有什么异动,但一旦张居正离开,只怕他们就要疯狂反扑!

  第三则是,他这些年,着实是得罪了不少人。回乡丁忧之后,失了权势,说不得会被怎么报复。

  其实,就算是张居正自己愿意回乡丁忧,也有人不愿意他回去。这个人未必是万历皇帝,事实上,日渐长大成人,更懂事,也更有自己主意的万历皇帝,心中已经逐渐升起对张居正的不满了。当然,这种不满还没有表露出来,但已经在他的心中滋生。

  事实上,关于万历皇帝对这件事的态度,明史上已经记载的很清楚了。

  《明史纪事本末·江陵柄政》:“己卯,张居正父丧讣至,上以手谕宣慰......然亦无意留之。

  也就是说,万历皇帝派人安慰了张居正,但是呢,没有留他。

  若是万历皇帝真的对张居正极其以来,极其信任,又怎么会‘无意留之’?其实他已经是盼着张居正离开了,他是希望能够借着这个事儿让张居正离开朝堂的。或许,年轻的万历皇帝认为,只要是张居正离开朝堂,自己就能掌握大权,亲临朝政,不再被任何人拘束。

  某种意义上说,这个想法没错儿。

  向他留下的人,也未必是冯保,冯保虽然和张居正互相依仗,一内廷一外廷,互为奥援,但冯保逐渐势大,张居正离开的话,对他未必没好处。

  不愿意张居正离开的是李太后。

  倒不是说他们有私情什么的,稗官野史,不知真假,也不好作为依据。不过李太后对张居正的赏识看重是真真儿的,她将张居正倚为干城。这位太后也看的很明白,知道此时天下,只有张居正,才能够力挽狂澜,重新铸造一个大明盛世。

  往小了说,是为了他自己,往大了说,是为了整个大明,为了这天下黎民百姓,反正无论如何,张居正都是不能离开京城,离开中枢的。

  那就只有夺情。

  事实上,张居正在得知自己父亲病重的消息之后,就已经做好准备了。

  张居正父亲病逝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,整个京城却是瞬间变得出奇的安静下来,大伙儿都在观望,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张居正的举动。那些张居正变法的反对派,那些被张居正打压下去的官员,一个个都是冷眼瞧着,却不着急出来发表意见。

  枪打出头鸟,他们过去也是让张居正给收拾怕了,可是生怕再被收拾一通。张居正说不定要回乡丁忧,但只要他还在首辅之位上一日,便是要让人敬畏。

  不少人都猜到了,张居正可能不会这么老老实实的回乡丁忧,他说不定是会用‘夺情起复’这一招儿的。

  所谓夺情,便是朝廷跟这个要回乡丁忧的大臣说:“不行啊,你不能走啊,咱们朝廷离不开你啊!朝中大事,还得你来做主呢……”

  大致便是这样。

  夺情,也就是朝廷夺去了臣子的忠孝之情。被夺情的官员,不穿公服,但是能办差事,官职还在。

  万历皇帝虽然皇帝‘无意留之’,但是张居正有自己的办法,他先是指使一些依附于他的官员上奏,请求皇帝夺情。然后又说动了冯保,让他劝皇帝下诏夺情。

  这会儿的万历皇帝主意也不是多正,这个劝那个劝的,于是就同意夺情了。

  只是这么一来,京城可是炸了锅了。

  夺情,本身是对礼法的一种破坏,哪怕是之前对张居正没有任何反对意见,反而是很尊重张居正,也很认同张居正的施政方略的官员,都因为这件事对张居正极为不满。因为他们维护的,是祖宗礼法,是这个礼制。

  回乡丁忧,乃是孝道,而孝道,是这个天底下最重要的道之一,岂能夺情就夺情?

  那孝道岂不是成了儿戏?

  翰詹科道,顿时一片哗然。

  不少人都是摩拳擦掌,准备上书,反对此事。

  再加上有张居正的那些征地们推波助澜,暗中教唆,京城之中,顿时暗潮汹涌,波云诡谲。

  大有山雨欲来丰满楼之势。

  只是京城中发生的这一切,按照常理来说,闻安臣自然是不知道的,事实上,此时,整个秦州的官场,大概也只有黎澄一个人有资格知道这些事。但是他终归是后世之来客,对于这段历史非常熟悉,因此此时,他虽然远在距离京城数千里之外的秦州,但是却知道京城中发生的这些事情。

  只不过,知道归知道,闻安臣不想管,也没能力管。

  此时的他,正忙着处置耿义这件事的首尾呢!

  得了黎澄的同意之后,过了数日,闻安臣便带着陈季又去了一趟赵家镇,来到了巡检司衙门。

  还是那个镇子,还是那个衙门,但是闻安臣受到的待遇可是跟上一次完全不一样。

  一听说是秦州典史闻大人到了,几个巡检司的副巡检赶紧一窝蜂的涌了出来,齐齐给闻安臣磕头,而后恭恭敬敬的把闻安臣给请了进去。

  他们表现的极为恭敬,甚至可说是卑微。

  笑话,谁还干对闻安臣不恭敬?谁还敢得罪他?

  这会儿秦州城内外,谁人不知哪个不晓闻大人的名声?原来他刚刚升任典史的时候,很是有些人不服气,但现下,谁还干不服气?

  耿义不就是因为老是跟闻大人作对,才落得这般下场么?还敢骄横?想跟耿义一样是吧?

  而巡检司内部这些人,在知道耿义彻底完蛋,被闻安臣收拾了之后,对闻安臣的畏惧,就比别人更多一些。因为他们跟耿义相处的时间更长,对耿义也更加了解,对于闻安臣到底有多大的能量,非常清楚。

  而现在,耿义被闻安臣轻易收拾了,他背后那些人却连点儿动静儿都瞧不见,谁说明了什么?

  这说明闻大人已经强大到了让那些人都忌惮的程度!

  这当然是误会,那些人之所以不开口为耿义求情,是因为耿义身上罪太大,求情也没用,反而容易把自己给卷进去,所以他们干脆就都闭口不言。

  但也算是错有错着,被人敬畏,终归是好事。

  闻安臣被他们引进巡检司衙门大堂,在上首坐了,这里也就是平时耿义坐的地方。

  而后,三人便报了姓名,一个姓赵,一个姓刘,一个姓李。

  \t

  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rgls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frgls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